善水博通马晓龙:西北地区农村污水治理现状与资源化利用模式研究
日前,“第14届中国农村和小城镇水环境治理论坛”在宁夏银川举办(聚焦城乡融合发展水环境治理,第14届村镇水环境治理论坛于银川盛大开幕)。善水博通(宁夏)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水环境研究院院长,副总经理马晓龙于会上作题为“西北地区农村污水治理现状与资源化利用模式研究”的演讲。报告基于善水博通在宁夏及西北地区的实践与研究,围绕农村污水治理的背景、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一条适合西北地区的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治理路径。
马晓龙,善水博通(宁夏)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水环境研究院院长,副总经理 农村污水治理的背景与挑战 农村污水,在过去被视为“肥料资源”,如今却成为“环保废水”,这一认知的转变背后,是治理理念与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 1/农村污水的特点 与城市污水相比,农村污水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2 /治理模式的误区 当前农村污水治理存在三大误区:
宁夏农村污水治理现状分析 以宁夏为例,全区共有农村污水处理站405座,主要分布在固原、吴忠、银川等地。工艺以A²O和AO为主,MBR配套率达66.67%,反映出对膜技术的依赖。
1 /建设与运行问题
2 /水质水量波动大 数据显示,不同站点、不同季节、甚至一天之内,进水COD、氨氮、总氮等指标波动显著,对调节系统和后续工艺提出极高要求。
当前治理中存在的核心问题 1 /能耗与运维矛盾
2 /设计与实际脱节
3 /资源化利用困境
解决方案与实践探索 1 /已建成站点的优化路径 针对已建成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站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善水博通提出“四维优化”策略:
中卫市海原县贾塘乡农村污水处理站以善水博通“四维优化”策略进行优化建设运行,设计处理规模为300m³/d,实际处理规模为280m³/d,原工艺为A²O+MBR膜工艺,尾水达标排放。 2023年进行工艺优化与尾水资源化综合利用试点改造。优化后将MBR膜工艺优化改造为类MABR膜工艺和竖流沉淀工艺的耦合切换工艺(实现MBR膜的综合利用并非简单拆除,同时灌溉期尾水经束流沉淀后存入生态塘)同时尾水实现冬储夏用和区域综合性微生态的构建,尾水综合利用与微生态构建相结合。
2 /未来治理模式探索 善水博通认为,处理是资源化利用的条件,资源化利用是处理模式的导向。基于此,善水博通提出农村污水分散式治理及资源化利用模式:
目前,善水博通已自主研发、设计、中试验证且适应于西北地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商标、科技成果登记和成果转化试点的农村污水分散式治理与资源化利用生态箱模式。技术采用SBR与AO工艺耦合,即组合微生物处理罐体以交互形式进行“好氧反应+缺氧反应”、“缺氧反应+好氧反应”,同时通过气提缓冲回流泵进行交互式污水水质混合好氧去除有机污染物并利用原污水中有机碳源进行反硝化脱氮。 该模式有效解决农村污水水量、水质负荷变化大的因素,同时实现外部碳源的零投加,采用清洁能源供给就地处理就地再生利用,节约水资源——运维成本节省90%以上。 |




